自从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强令,将中小学择校率控制在5%以下后,杭州如何动作一直都是家长关注的焦点。
日前,杭州市教育局召集媒体发布《杭州市治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择校乱收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用“严格禁止收取择校费与捐资助学款”回应大众。在即将到来的招生季中,坊间流传的“零择校”变成了现实。
在这份不长的工作方案中,杭州网记者注意到多处“严格”、“禁止”、“明确”、“ 规范”等字眼,对“择校”说不,杭州下了死命令。
记者整理出一些热点问题,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公办小学如何直升初中?
除了自愿入民办学校,大多数适龄孩子,还是选择就近入读公办学校。《方案》规定,市区初中招生分配由小学组织家长填写户籍学籍调查表完成信息收集。杭州市教育局初教处处长蒋锋表示,各公办小学的毕业生,由其所对应的公办初中接纳。
当某所初中招生人数未满时,区教育局可以根据周边初中分配情况,统筹调剂其他初中学校对应小学毕业生到该校入学。
如果报名人数超过该中学的招生计划,则分别根据小学毕业生的户籍情况,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排列先后顺序录取。
如果未能分配进该中学的小学毕业生,由区教育局按相对就近原则统筹安排至附近中学就读。
拆迁过渡家庭、集体户口家庭儿童如何入学?
杭州市区常住户口学龄儿童入学,向户籍所在学区学校报名。在这其中,有两种特别情况。
拆迁过渡家庭儿童入学,凭拆迁过渡协议,向过渡地所在学区学校报名。
集体户口家庭儿童,向实际居住地所在学区学校报名。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如何入学?
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向居住地学区小学报名。当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招生人数时,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区学校应先受理报名,并报所在区教育局,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至周边学校就读。
学生信息会全部公布吗?
在严控“择校”时,学生信息会否公布,公布的“尺度”也是关注焦点。
《方案》规定,各中小学招生计划、招生范围(学区划分)、报名时间、地点和招生录取办法、需要携带的材料、录取学生名单都要通过教育网、校园网向社会及时公告。
而之前一度传言的“学生家庭信息”等详细个人资料则不会对外公布。
另据了解,今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将全面使用省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主城区中小学使用统一的初中、小学招生管理系统,公办学校跨学区、跨区域招生都是严格控制的。蒋锋说,对于投诉举报的择校乱收费案件,纪检监察部门将认真查处。
杭州市区中小学招生排出时间表除了下周六(4月14日)要进行的民办小学报名,杭州市教育局将2012年杭州市区中小学招生时间详细公布:
5月5、6日,民办初中报名;
5月13日,民办初中电脑排位;
5月14——18日,民办初中自主招生;
6月初开始,公办初中分配;
6月23、24日,公办小学报名。
公办学校的学区范围,每年都会有所微调,今年也不例外。蒋锋说,各学校定会重新摸底后再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政策,具体的学区范围,将会在公办初中报名前向社会公布。
“部分热点学校的学区,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蒋锋将这样一个好消息告诉大家。
